木局
基本解釋
元 代督管木工的機構,屬工部。《元史·百官志一》:“木局,秩從七品。大使一員,直長一員。董攻木之工。 至元 十二年始置。”《元史·鐵哥傳》:“詔賜第於 大明宮 之左,留守 段圭 言:‘逼木局,不便。’帝曰:‘俾居近禁闥,以便召使。木局稍隘,又何害焉。’”
成語(Idiom):木局(mù jú)
發音(Pronunciation):mù j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根基、基礎不牢固的局面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局是由“木”和“局”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木”表示沒有根基、不牢固,“局”表示局面、事物。木局形容事物的基礎不穩固,缺乏根基,容易垮臺或失敗。用來形容一種不穩定的狀態或局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局常用于描述人事、工程、計劃等方面的不牢固、不穩定的情況。例如,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職場上沒有扎實的技能和知識基礎,容易被淘汰或失敗。也可以形容一個計劃或項目沒有合理的規劃和準備,容易出現問題和失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木局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耕社會。在農耕社會中,人們建房子、種莊稼都需要有堅實的基礎,否則就會倒塌或者收成不好。因此,人們就用“木局”來形容那些沒有根基、基礎不牢固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職業生涯一直處于木局狀態,沒有扎實的技能和經驗。
2. 這個項目沒有經過充分的準備和規劃,注定會成為一個木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沒有根基的木屋,隨時可能倒塌,表示事物不穩定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木局”相關的成語,如“根深葉茂”、“基礎牢固”等,以豐富詞匯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作業沒有好好做,成了一個木局。
2. 初中生:這個班級的團結很差,總是處于一個木局狀態。
3. 高中生:我沒有好好復習,考試成績變成了一個木局。
4. 大學生:這個項目沒有好好規劃,注定會變成一個木局。
5. 成年人:他的投資沒有經過充分的準備和考慮,最后變成了一個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