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
基本解釋
[釋義]
(動)鄭重說明。
[構成]
動補式:申〈明
[例句]
申明理由|申明立場。(作謂語)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declare; state; avow
詳細解釋
◎ 申明 shēnmíng
[declare;avow;state the matter up] 鄭重地說明
我再度申明
(1).鄭重宣明;闡明。《史記·律書》:“自是之后,名士迭興, 晉 用 咎犯 ,而 齊 用 王子 , 吳 用 孫武 ,申明軍約,賞罰必信。” 唐 韓愈 《禘袷議》:“今輒先舉眾議之非,然后申明其説。”《清史稿·戴銓傳》:“二月,疏請申明會議舊章。” 魯迅 《<華蓋集>后記》:“ ZM君 便發表了我在講堂上口說的話,大約意在申明我的意思,給我解圍。”
(2).重申。《東觀漢記·馬嚴傳》:“ 嚴 舉劾按章,申明舊典,奉法察舉,無所迴避,百寮憚之。”《后漢書·桓帝紀》:“郡縣務存儉約,申明舊令,如 永平 故事。”《后漢書·馬援傳》:“條奏 越 律與 漢 律駮者十餘事,與 越 人申明舊制以約束之。” 明 劉基 《郁離子·千里馬》:“﹝ 平原君 ﹞盡散其私財以濟貧乏,申明舊章,而重購以賞獲盜者。”
(3).辯解;申訴。《南史·齊魚復侯子響傳》:“ 子響 及見 順子 ,欲自申明, 順之 不許,於射堂縊之。”《新唐書·李尚隱傳》:“善良方蒙枉,不為申明,可乎?”
(4).昭雪。 金 元好問 《通奉大夫張君神道碑銘》:“ 宣宗 貞祐 二年夏,寇來攻。縣中兵力單寡,城為所陷。君乘亂而出,有司以不守議罪,父老詣州稱枉,遂獲申明。”
成語(Idiom):申明(shēn míng)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 m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申明指的是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意見或立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申明是一個名詞,主要用于表示在特定場合或情況下,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意見或立場。它通常用于正式場合,要求清晰、明確地陳述自己的態度或立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申明常見于政府文件、公開聲明、新聞稿、法律文書等正式場合。它可以用來表達對某個事件、問題或爭議的立場,以及對某個行動、決策或計劃的意見和看法。申明的目的是為了消除誤解、澄清疑慮,以及明確自己的立場和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申明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一文中。據說,當時齊國的公子申公巫臣為了明確自己對于齊國政治的立場和觀點,特意發表了一篇申明。從此以后,申明一詞逐漸成為了表達明確立場和觀點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申明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它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整個成語的搭配和用法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發表了一份申明,明確表示反對恐怖主義的立場。
2. 公司發布了一份申明,澄清了有關產品質量的傳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申明”這個詞語:
1. 將“申明”分為兩個部分,“申”和“明”,分別代表表達和明確。
2. 將“申明”與“聲明”進行對比,它們的發音相似,意義也有一定的關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一步學習和理解“申明”這個詞語:
1. 閱讀相關的新聞報道、政府文件或法律文書,了解如何正確地使用“申明”這個詞語。
2. 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表態”、“表明立場”等,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了一份申明,明確表示我對環保的支持。
2. 初中生:學校發表了一份申明,呼吁學生遵守校規校紀。
3. 高中生:學生會發布了一份申明,對校園暴力表示強烈譴責。
4. 大學生:學校學生會發表了一份申明,明確表達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