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葷
基本解釋
謂肥膩的肉食,有時特指豬肉。《儒林外史》第二九回:“ 季恬逸 見他不吃大葷,點了一賣板鴨,一賣魚,一賣豬肚,一賣雜膾,拿上酒來。”《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爺道:‘我是教門,不用大葷。’”
成語(Idiom):大葷
發音(Pronunciation):dà h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舉止言談等方面的下流、粗俗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葷是由“大”和“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大”表示程度上的強調,意為“極其”或“非常”,而“葷”則指的是指與肉類相關的食物,也指下流、粗俗的東西。合在一起,大葷表示言談舉止極其下流、粗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葷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舉止低俗、下流,或用于批評某些不良的行為或事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葷一詞最早出自《莊子·秋水》篇:“大葷不去,小葷焉從?”意為大肉不去,小肉如何跟隨?這里的“大葷”指的是指肉類中最為下流的部分,比喻人的言行舉止低俗。這個成語后來逐漸演變為了現在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談舉止真是大葷,讓人非常反感。
2. 這部電影中的情節非常大葷,不適合孩子觀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葷”與下流、粗俗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言行舉止相關的成語,如“言不由衷”、“言過其實”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的笑話真是大葷,讓我覺得很尷尬。
2. 初中生(13-15歲):那個同學說的話真是大葷,大家都不喜歡聽。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電影的劇情太大葷了,不適合家庭觀看。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的言行舉止真是大葷,完全不符合社交禮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