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及
基本解釋
猶言見示、談到。常用作書札中的敬語。 宋 王安石 《答曾公立書》:“某啟:示及青苗事。治道之興,邪人不利;一興異論,羣聾和之,意不在於法也。” 宋 蘇軾 《與李公擇書》:“示及新詩,皆有遠別惘然之意。”
示及(shì jí)
發音:shì jí
基本含義:表示提及、涉及。
詳細解釋:示及是一個動詞,表示提及或涉及到某個事物。它常常用來指明某個事物或觀點的來源或涉及的范圍。示及可以用來表達思想或言論的傳達和引用。
使用場景:示及常常出現在學術研究、論文寫作以及討論中。它可以用來引用他人的觀點、思想或實驗結果,并指明出處。示及也可以用來表達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觀點,并引用相關的事實或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故事起源:示及這個詞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和經典著作中。在古代,人們常常通過引用前人的言論或觀點來支持自己的觀點。示及這個詞語就是用來表示引用和提及的意思。它的使用在古代文化中非常普遍,并且在現代漢語中仍然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示及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是示,第二個字是及。示字表示展示、引用的意思,及字表示到達、涉及的意思。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引用和涉及某個事物。
例句:
1. 他在論文中示及了大量的研究結果和數據。
2. 這篇文章示及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進一步探討了新的觀點。
3. 在這次討論中,他示及了一些相關的案例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記憶技巧:可以將示及這個詞語與“引用和涉及”這個意思聯系起來。示字可以讓我們想到“展示”和“引用”,及字可以讓我們想到“到達”和“涉及”。通過將這些關鍵詞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示及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如果你對示及這個詞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學術研究方法和論文寫作技巧。了解如何正確引用他人的觀點和研究成果,以及如何提出自己的觀點并支持它們。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在作文中示及了我的爸爸媽媽對我的幫助。
初中生:老師在課堂上示及了一些歷史事件來幫助我們理解。
高中生:在我的研究報告中示及了大量的實驗數據和研究結果。
大學生:我在我的畢業論文中示及了多位學者的觀點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