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
基本解釋
(1).潔白的石頭。《詩·唐風·揚之水》:“白石鑿鑿。” 明 吳炳 《情郵記·正名》:“逶迤周道費驅馳,白石清泉付與誰?”
(2).傳說中的神仙的糧食。 漢 劉向 《列仙傳·白石生》:“ 白石生 , 中黃丈人 弟子, 彭祖 時已二千餘歲……嘗煮白石為糧。” 唐 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宋 蘇軾 《獨酌試藥玉滑盞有懷諸君子》詩:“鎔鈆煮白石,作玉真自欺。” 清 惲敬 《說仙》三:“白石之説累變而益陋,黃庭之説屢遷而益誣。”
(3).枳椇子的別名。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下:“枳椇子,一名木餳,實形拳曲,花在實外,味甘如餳蜜也,一名樹蜜,一名木實,一名白石。”
英文翻譯
1.【醫】 lapis albus
成語(Idiom):白石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純潔無暇、無瑕疵的石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石是由“白”和“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石頭沒有斑點,沒有瑕疵,純潔無暇。在引申意義上,白石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品質純潔無暇,沒有任何污點或瑕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沒有任何污點或瑕疵。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完美無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石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荀子·勸學》中的一段話:“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白石雖然無瑕,但是它的光澤就不如珠玉。”這段話形容了白石在外觀上沒有任何瑕疵,但是它的光澤卻不如珠玉那樣美麗。后來,人們就把白石作為一個形容純潔無暇、沒有任何瑕疵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白和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品德像一塊白石,純潔無暇。
2. 這幅畫的色彩如白石一般純凈。
3. 他的努力和毅力就像一塊白石,沒有任何瑕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白石”與純潔無暇的形象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塊晶瑩剔透、沒有任何瑕疵的白色石頭,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白石有關的其他成語,如“白璧無瑕”、“白玉無瑕”等,這些成語都與純潔無暇的形象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的品德就像一塊白石,沒有任何污點。
2. 初中生:她的努力和毅力就像一塊白石,一直都沒有動搖。
3. 高中生:他的藝術作品如同一塊白石,沒有任何瑕疵。
4. 大學生:他的演講就像一塊白石,純凈而動人。
5. 成年人:她的心靈純潔無暇,就像一塊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