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枯形灰心
發音(Pronunciation):kū xíng huī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形體消瘦,精神沮喪,失去信心和勇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遭受挫折或困境后,身心疲憊,失去斗志和信心,變得消沉低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遭遇困難或挫折后的人心灰意冷,失去了繼續努力的勇氣和信心的情境。可以用于講述個人經歷、工作場景、學習過程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朱子語類》中有一則故事:晉代有個叫孟懷的人,他的妻子生了一場大病,他日夜守護在床前,不離不棄。病好后,他卻因為過度勞累而形容消瘦、精神沮喪。后來他的好友來看望他,勸他不要灰心,要重新振作起來,于是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枯”、“形”、“灰”、“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歷了一連串的失敗和挫折,他變得枯形灰心,不再有任何干勁。
2. 遇到了困難和挑戰,我們不能枯形灰心,要堅持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因為遭受挫折和困境而變得消瘦、精神沮喪,心情像灰塵一樣灰暗無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情緒、挫折相關的成語,如“心灰意冷”、“氣餒”等,來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考試沒考好,我感到很枯形灰心。
2. 初中生:因為家庭問題,她變得枯形灰心,不再對學習有興趣。
3. 高中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終于從枯形灰心中走了出來,取得了好成績。
4. 大學生:找工作找不到,他開始感到枯形灰心,不知道該怎么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