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末
基本解釋
頭發末梢?!对姟ば⊙拧ざ既耸俊贰氨司优?,卷髮如蠆” 漢 鄭玄 箋:“蠆,螫蟲也,尾末揵然似婦人髮末曲上卷然?!?/p>
成語(Idiom):發末
發音(Pronunciation):fā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火焰或光亮只在末端燃燒或發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事物只有一時的繁榮,很快就會衰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事物的光輝只是暫時的,不可持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個叫趙平的人,他一生勤奮好學,但卻因為懶惰而未能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有一天,他聽說有一種草藥可以使人變得聰明,于是他前往山中尋找。當他找到這種草藥時,卻發現它只在末端有光亮,而中間卻是黑暗的。趙平意識到,這種草藥的光亮只是一時的,而他真正變得聰明的方法是通過勤奮努力,堅持不懈。于是,他拋棄了草藥,回到城市繼續學習,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個故事成為了成語“發末”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事業只是發末,很快就會失敗。
2. 這個公司的光輝只是發末,它的實力并不穩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發末”與“光亮只在末端”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曇花一現”、“弄巧成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得了第一名,但我知道這只是發末,我要繼續努力。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人氣只是發末,大家很快就會忘記他。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公司的成功只是發末,它沒有實力支撐。
4. 大學生(19-22歲):他的藝術成就只是發末,他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的財富只是發末,他并沒有真正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