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德
基本解釋
人母的德性。《后漢書·光武帝紀下》:“ 薄太后 母德慈仁, 孝文皇帝 賢明臨國,子孫賴福,延祚至今。”
成語(Idiom):母德
發音(Pronunciation):mǔ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母親的德行和品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母德是指母親具備的高尚品德和美好行為。它強調母親的慈愛、關懷、奉獻和教養子女的能力。母德是社會道德和家庭倫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母愛的力量和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母德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母親的美德和高尚品質。可以用于表達對母親的敬愛和感激之情,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具備了像母親一樣的溫柔、關懷和愛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母德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中。在《論語·為政》一章中,孔子說:“有母則存,無母則亡。”這句話表達了母親對于子女的重要性。后來,這句話演變為成語“母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母德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母”表示母親,第二個字“德”表示德行和品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一直以母德為榜樣,教育出了一群優秀的子女。
2. 母德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對子女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慈愛的母親在教育子女,展現出她的高尚品德和美好行為,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母親相關的成語,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母以子貴”等。了解這些成語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母親在家庭和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是一位充滿母德的好媽媽,她每天都會陪我一起學習。
2. 初中生:我非常感激我的媽媽,她教會我很多關于生活和人情世故的母德。
3. 高中生:我的母親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她的母德影響著我成長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