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主
基本解釋
立說倡議的人。《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而 琰 最為世所痛惜”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續漢書》:“﹝ 孔融 ﹞每朝會訪對,輒為議主,諸卿大夫寄名而已。” 宋 葉適 《京西運判方公神道碑》:“天子怛然加惠遠方,輒賜為貫錢萬者數十,黜議主,更法以便民。”
成語(Idiom):議主 (yì zhǔ)
發音(Pronunciation):yì z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議主指的是發表主張或意見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議主是由“議”和“主”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議,指的是討論,商議;主,指的是主持、主導。議主一詞表示發表主張或意見的人,通常是在會議、討論或辯論中擔當主導角色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議主一詞通常用于形容在會議、討論或辯論中發表主張或意見的人。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團隊會議上扮演領導角色,或者在社交場合中積極參與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觀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議主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董仲舒傳》中。據說,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在當時的政治討論中經常發表自己的主張和意見,被人們稱為“議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議主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團隊會議上,小明成為了議主,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意見。
2. 在辯論比賽中,她表現出色,成為了這場辯論的議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議主”這個成語與“發表主張”的意思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講臺上,高舉雙手,自信地發表自己的主張,就像一個議主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議主”相關的成語,如“議論紛紛”、“議事日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班級討論中,小明成為了議主,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2. 初中生:在班會上,班長擔任了議主的角色,組織大家討論學習問題。
3. 高中生:在模擬聯合國會議上,學生們爭做議主,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
4. 大學生:在學術研討會上,研究生們爭當議主,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