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稂
成語(Idiom):童稂
發(fā)音(Pronunciation):tóng l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幼的孩子或少年,也可指不成熟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童稂一詞出自《詩經(jīng)·小雅·鶴鳴》:“童子牡骍,孺子牡馬。”其中,“童子”指的是年幼的男孩,“牡骍”和“牡馬”則是指成年的馬。這里的“童稂”意指年幼的孩子。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年輕人或不成熟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般來說,童稂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年輕人或不成熟的人,指他們的經(jīng)驗和能力還不夠成熟。可以用于諷刺或批評某人年輕不懂事、缺乏經(jīng)驗或不成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重要文學作品,其中的《小雅·鶴鳴》是其中的一篇。這篇詩描繪了一個小男孩騎著小馬的場景,通過對比小男孩和成年馬的形象,表達了年輕人的不成熟和不足之處。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童稂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童”表示年幼的孩子,“稂”表示成年的馬。這個成語的結(jié)構(gòu)簡單明了,容易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年輕有為,但還是個童稂,需要更多的經(jīng)驗和鍛煉。
2. 這個年輕人雖然有才華,但他還是個童稂,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成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童稂”與童年的記憶聯(lián)系起來,例如,想象一個年幼的孩子騎著小馬,這樣就能夠更容易地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童稂相關(guān)的成語,如“稚童”、“稚氣未脫”等,以擴展對年幼或不成熟人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弟弟雖然只有七歲,但他已經(jīng)不再是個童稂,可以獨立完成很多事情了。
2. 初中生:我們雖然年輕,但不應(yīng)該被人看作是童稂,我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3. 高中生:雖然我們還沒有經(jīng)歷過社會的磨礪,但我們不應(yīng)該被稱為童稂,我們也有自己的能力和潛力。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童稂”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