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毀不危身
發音(Pronunciation):huǐ bù wēi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為舉止不顧自身安危,甚至可能自我毀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毀不危身表示一個人為了某種目的或理念,不顧自身的安危,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為了達到某種目標,不顧一切地奮斗,甚至不計自身的安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楊修的人物。楊修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忠臣,他為了保護皇帝的安全,不顧個人安危,甚至自愿擔任了替身,最終喪生。他的忠誠精神被后人稱贊,成為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不+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毀不危身地奮斗了十年。
2. 這位勇士毀不危身地保護了村莊的安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毀不危身"拆解成"毀"、"不"、"危"、"身"四個字,分別聯想到破壞、不、危險、身體。聯想到一個人為了某種目的不顧個人安危,甚至可能破壞自己的身體。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舍生忘死"、"視死如歸"等,了解更多關于英勇犧牲和奉獻精神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為了救小貓,毀不危身地爬上了樹。
2. 初中生(14歲):為了保護環境,我們應該毀不危身地參與垃圾分類。
3. 高中生(17歲):在追求自己的夢想的道路上,我們要毀不危身地努力奮斗。
4. 大學生(20歲):為了社會的進步,我們應該毀不危身地投身于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