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聝
成語(Idiom):俘聝(fú shuāng)
發音(Pronunciation):fú sh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俘虜,被敵人所擒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俘聝一詞由俘和聝兩個字組成。俘指被敵人俘虜,聝指被擒獲。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被敵人抓獲的悲慘境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被敵人俘虜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被人完全掌控或被迫接受某種局面的境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三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齊國大夫將俘虜的故事。故事中,齊國大夫將俘虜后,他們被迫接受了齊國的統治,完全失去了自由。從此,人們用“俘聝”這個成語來形容被敵人俘虜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那次戰斗中,敵人被我軍完全擊潰,大量敵軍被俘聝。
2. 這個國家在戰爭中被敵人所占領,成為了俘聝的命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俘聝”這個成語與被敵人抓獲的悲慘境地聯系起來。可以想象自己被敵人追捕并被擒獲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戰爭、俘虜相關的成語,如“俘虜”、“束手就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那個士兵在戰斗中被敵人俘聝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們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戰斗,最終敵人被俘聝。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國家在戰爭中被敵人所占領,成為了俘聝的命運。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們的反抗行動失敗了,最終被敵人俘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