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署
成語(Idiom):諫署(jiàn shǔ)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s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諫言直接奏于皇帝的官署,比喻直言敢諫的官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諫署是指古代中國官制中的一種官署,專門負責接受官員的諫言,將其奏于皇帝面前。這個成語比喻直言敢諫的官員,表示他們勇于直言進諫,為國家和皇帝提出忠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諫署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敢于直言進諫的官員或者勇于提出忠告的人??梢杂脕硇稳菽切┎晃窓噘F、堅持真理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敢于對上級提出建議和批評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諫署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相傳漢朝時期,司馬相如擔任諫署丞相,他曾多次向漢武帝進諫,盡管受到了一些壓力和威脅,但他依然堅持直言不諱,為國家出謀劃策。因此,諫署成為了形容直言敢諫的官員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諫署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諫”是動詞,意為進諫;“署”是名詞,意為官署。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直言敢諫的官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真正的諫署,不怕得罪權貴,勇于提出真實的意見。
2. 這位領導非常重視諫署,鼓勵大家提出寶貴的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勇于直言的官員,站在諫署之中,勇敢地向皇帝提出忠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官制和官員有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知識,了解古代官員的職責和權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諫署,經常鼓勵我們勇敢發言。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是個諫署,他總是勇于向老師提出改進學校的建議。
3. 高中生:在學生會中,我們選舉了一位非常諫署的學生擔任主席,他能夠為學生爭取權益。
4. 大學生:作為學生代表,我們要勇敢發聲,成為大學的諫署,為學校的發展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