閼抑
成語(Idiom):閼抑(è yì)
發音(Pronunciation):è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壓抑;抑制;阻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受到外部或內部的力量或情緒的壓抑,不能自由發展或表達自己的情感、意見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的情緒、欲望受到壓抑、阻礙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受制約、受限制,無法自由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閼抑”出自《左傳·哀公十一年》:“夫以齊晏之閼,不能敵,而況于四鄰之國乎?”意思是:像齊國的晏嬰這樣受到壓制,都無法抵擋,更何況是四鄰的國家呢?這個成語形容受到強大勢力的壓制,無法反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想要出國留學,但家庭的經濟狀況閼抑了他的夢想。
2. 她內心深處的熱情被現實的困境閼抑住了,無法釋放出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厄運抑制”,將“閼抑”與“厄運”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阻礙”、“抑制”等,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中一直閼抑著自己的興奮情緒,努力保持冷靜。
2. 初中生:他的創造力受到了學業的閼抑,無法充分發揮。
3. 高中生:社交恐懼癥讓她的社交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閼抑。
4. 大學生:經濟壓力讓他的創業激情受到了閼抑,無法迅速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