箟簬
成語(Idiom):箟簬(jūn lǚ)
發(fā)音(Pronunciation):jūn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箟簬是指用箭射中了鹿,卻又不敢取下來。比喻明明已經得到了所要的東西,卻因膽怯或顧慮而不敢去享受或使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箟簬一詞源自《莊子·逍遙游》:“箟簬而不敢動。”箟簬的意思是指用箭射中了鹿,但是卻不敢取下來。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明明已經得到了所要的東西,卻因為膽怯、猶豫或擔心而不敢去享受或使用。箟簬強調了人們在面對所得到的東西時,應該勇敢行動,不要畏首畏尾,錯失機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箟簬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那些明明已經得到了好機會或好條件,但因為膽怯或顧慮而不敢去行動的人。比如,一個人得到了一個好工作機會,卻因為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而不敢去嘗試;或者一個人遇到了一個好的投資項目,卻因為怕風險而不敢去投資。這些都可以用箟簬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箟簬一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的《逍遙游》。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他在《逍遙游》中講述了一個人在追求自由自在的過程中的一系列經歷。箟簬的故事是其中的一部分,用來表達人們在面對機遇時應該勇敢行動的思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箟簬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箟”(jūn)是動詞,表示用箭射中;第二個字“簬”(lǚ)是名詞,表示鹿。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箟簬”這個成語,表示用箭射中了鹿卻不敢取下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明得到了一個好的工作機會,卻因為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而箟簬不前。
2. 她明明喜歡他,卻因為害怕被拒絕而箟簬著表達自己的感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箟簬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箭射中了鹿,但是卻不敢取下來,害怕被鹿反擊。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箟簬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箟簬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之相關的成語,比如“畏首畏尾”、“猶豫不決”等等。這些成語都是描述人們在面對機遇時的不同心態(tài)和行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明明考了第一名,卻因為害怕被同學嫉妒而箟簬著告訴大家。
2. 初中生:小玲明明喜歡小杰,卻因為害怕被嘲笑而箟簬著表白。
3. 高中生:小紅明明有能力參加演講比賽,卻因為害怕失敗而箟簬不前。
4. 大學生:小明明明得到了一個好的實習機會,卻因為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而箟簬著去面試。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