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十才子
基本解釋
唐代宗 大歷 年間齊名的十個詩人。《新唐書·文藝傳下·盧綸》:“ 綸 與 吉中孚 、 韓翃 、 錢起 、 司空曙 、 苗發 、 崔峒 、 耿湋 、 夏侯審 、 李端 皆能詩齊名,號‘ 大歷 十才子’。”他書所載,十人姓名略異。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李益》:“ 大歷 十才子…… 盧綸 、 錢起 、 郎士元 、 司空曉 ( 曙 )、 李端 、 李益 、 苗發 、 皇甫曾 、 耿湋 、 李嘉祐 。又云: 吉頊 、 夏侯審 亦是。或云: 錢起 、 盧綸 、 司空曉 、 皇甫曾 、 李嘉祐 、 吉中孚 、 苗發 、 郎士元 、 李益 、 耿湋 、 李端 。”
成語(Idiom):大歷十才子
發音(Pronunciation):dà lì shí cái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大歷時期(公元766年-779年)的十位才子,形容當時文壇上的杰出人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歷是唐玄宗時期的一個年號,這里指的是唐代大歷時期的十位才子。這十位才子分別是:杜牧、杜甫、李益、李賀、王之渙、王之道、王之渙、王勃、楊炯、許渾、元稹。這十位才子各自在文學、詩詞創作方面有著卓越的成就,被后人譽為文壇上的瑰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某個時期或某個領域中的杰出人物,也可以用于贊美某個集體中的各個成員都具有卓越才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歷是唐玄宗時期的一個年號,而大歷時期正值唐代文學的鼎盛時期。這十位才子在文壇上才華出眾,為后世留下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因此,后人將他們合稱為“大歷十才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時期涌現出的大歷十才子,為唐代文學增添了無數的光彩。
2. 在這個行業中,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大歷十才子。
3. 這個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是大歷十才子,各自在自己的領域都有著非凡的才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每位才子的名字和他們的代表作品進行聯想記憶,或者將這些名字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每位才子的生平和作品,深入了解唐代文學的發展和特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大歷十才子是唐代文學的瑰寶。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的文學社團里有幾個大歷十才子。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大歷十才子中的一員。
4. 大學生:在文學界,大歷十才子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5. 成年人:這個行業中的大歷十才子給人們帶來了很多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