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士
基本解釋
(1).本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a href="/r_ci_b6246383d21b357b7bd3ac7e795f825a/" target="_blank">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楊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后漢書·方術傳論》:“ 李固 、 朱穆 等以為處士純盜虛名,無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書省議舉縣令狀》:“又云見任官及處士、散試官,并請停集。” 汪洋 《壽靜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韻》:“ 謝公 霖雨蒼生望,失笑 東山 處士多。”
(2).星名。即少微星。《晉書·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處士。”參見“ 少2微 ”。
成語(Idiom):處士
發音(Pronunciation):chǔ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隱居山林或僻靜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凈、遠離塵囂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處士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追求清凈、遠離塵囂的士人。他們通常選擇隱居山林或僻靜之地,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處士不追求功名利祿,而是注重修身養性,追求道德修行和人生的真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處士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遠離塵囂、追求清凈的人。在現代社會中,可以用來形容那些遠離紛擾、追求內心平靜的人,比如隱居在山區的作家、藝術家或修行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處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中,其中有一段描述了一個隱士(即處士)的生活。這個故事講述了隱士與世隔絕,過著簡樸自由的生活,心境寧靜而滿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處士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處”和“士”。其中,“處”表示身處某種狀態或環境,“士”表示士人,指知識分子或文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放棄了高薪工作,選擇了隱居山林,成為一名真正的處士。
2. 這位作家追求內心的寧靜,過著處士一般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處士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處士”拆分成兩個字,記憶其中一個字的意思,再聯想另一個字的含義。
2. 將“處士”與隱居山林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圖像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處士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們對于修身養性的追求。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成為一個處士,住在山里,遠離噪音。
2. 初中生:他的生活簡樸而寧靜,真是一個現代處士。
3. 高中生:在這個喧囂的城市,我渴望像處士一樣過上簡單的生活。
4. 大學生:他放棄了高薪工作,選擇了隱居山林,成為一名真正的處士。
5. 成年人:我希望有一天能遠離塵囂,過上處士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