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
基本解釋
《老子》:“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希聲,無聲。意謂至大之音則不辨宮商,猶如無聲。后以“大音”指美妙的樂音。 唐 李白 《贈臨洺縣令皓弟》詩:“大音自成曲,但奏無弦琴。” 明 劉基 《美女篇》詩:“大音世罕識,日暮空盤桓。”
成語(Idiom):大音
發音(Pronunciation):dà y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聲音大,有威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音是由“大”和“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大音形容聲音的大小和威勢。在這個成語中,“大”表示聲音的大小,“音”表示聲音的威勢。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聲音響亮、宏亮,具有震撼力和威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文學作品中,大音常用來形容聲音響亮、宏亮,具有威勢和震撼力的場景。例如,可以用來形容雷聲大、戰鼓聲響亮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音這個成語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化背景。在古代,人們常常用大音來形容聲音的大小和威勢。這個成語也在文學作品中被廣泛使用,成為了一個常用的形容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音是一個形容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大”表示大小,“音”表示聲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雷電交加,大音隆隆,整個山谷都被雷聲所震撼。
2. 戰鼓聲大音威,士兵們聽到戰鼓聲都士氣大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雷聲、戰鼓聲等響亮的聲音聯系起來記憶大音這個成語。同時,可以將大音與聲音的大小和威勢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聲音相關的成語,如大聲疾呼、聲威大震等。這些成語都可以幫助豐富詞匯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雷聲響起,大音隆隆,我嚇得不敢出門。
2. 初中生(13-15歲):戰鼓聲大音威,士兵們聽到戰鼓聲都士氣大振。
3. 高中生(16-18歲):演講者的聲音大音威,讓全場觀眾都為之動容。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音樂會現場,樂隊演奏的樂曲大音鼎沸,震撼了所有觀眾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