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亂
基本解釋
(1).《書·泰誓》:“予( 周武王 )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孔 傳:“我治理之臣雖少而心德同?!?孔穎達 疏:“《釋詁》云:亂,治也?!笔耍?周公旦 、 召公奭 、 太公望 、 畢公 、 榮公 、 太顛 、 閎夭 、 散宜生 、 南宮適 、 文母 (一說指 文王 之后 大姒 ,一說指 武王 之妻 邑姜 )。后因以“十亂”指上述十個輔佐 周武王 治國平亂的大臣。 晉 潘岳 《西征賦》:“豈三圣之敢夢,竊十亂之或希?!薄稑犯娂そ紡R歌辭十一·唐昭德皇后廟樂章》:“辰位列四星,帝功參十亂?!?明 李贄 《答以女人學道為見短書》:“ 邑姜 以一婦人而足九人之數,不妨其與 周 、 召 、 太公 之流并為十亂?!?王紫詮 《去學校積弊以興人材論》:“ 周 有十亂而國以興, 漢 有三杰而基業以立?!?br>(2).泛指輔佐皇帝的十個有才能的人。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后紀》:“文則有 王 公 世揚 、 孫 公 瑋 、 李 公 汶 、 張 公 養志 ,武則有 王 公 之楨 、 陳 公 汝忠 、 王 公 名世 、 王 公 承恩 、 鄭 公 國賢 ,而有 鄭貴妃 主之於內,此之謂十亂?!?/p>
成語(Idiom):十亂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l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混亂不堪,十分紊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事物秩序混亂,沒有規律和次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局勢、場面、情況等的混亂和紊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項羽與劉邦之間的戰爭,其中有一次,劉邦的軍隊被項羽的軍隊打得大敗,劉邦只好帶領殘軍逃亡。途中,劉邦遇到了一位老農民,向他請教如何能夠戰勝項羽。老農民告訴劉邦:“天下大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劉邦聽后恍然大悟,意識到只要等待時機,天下自然會發生變化。于是,他決定暫時躲避戰亂,等待時機的到來。后來,劉邦果然等到了時機,最終成功戰勝了項羽,建立了漢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的管理混亂不堪,十亂得不得了。
2. 在經歷了一場大火之后,整個村莊變得十亂不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十亂”與“混亂”聯系起來,由于兩個字形似,所以可以通過形象聯想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混亂”相關的成語,如“亂七八糟”、“烏煙瘴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今天上課的時候,同學們太調皮了,把教室搞得十亂不堪。
初中生(13-15歲):每次期末考試前,我都會把書桌整理得井井有條,不然一片十亂,找不到需要的資料。
高中生(16-18歲):政治局勢的變化使得整個國家陷入了十亂之中,人民生活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