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祿官
成語(Idiom):寄祿官(jì lù guān)
發音(Pronunciation):jì lù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把自己的權力和職位寄托在他人身上,自己不親自去做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寄祿官是由“寄托”和“官職”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寄托指將自己的希望、權力或責任寄托在他人身上,不親自去做;官職指的是一種特定的職位或權力。寄祿官形容官員將自己的權力和職位委托給他人代辦,自己卻不親自去做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寄祿官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官員不負責任,將自己的職責和權力轉嫁給他人,不親自去處理問題。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貪圖權力和待遇的官員,而不關心實際工作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寄祿官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官場。古代的官員通常有許多的職責和權力,但有些官員卻不愿意親自去處理問題,而是委托他人代辦。這些官員只貪圖權力和待遇,而不關心實際工作,因此就被人們稱為寄祿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寄祿官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寄托和官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典型的寄祿官,只貪圖權力和待遇,不愿親自去做事情。
2. 這位官員是個寄祿官,他把自己的職責和權力都推給了下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寄托”和“官職”這兩個詞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官員把自己的權力和職位寄托在他人身上,不親自去做事情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中國古代官場的文化和成語,例如“官官相護”、“官逼民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那個學生是個寄祿官,總是把自己的作業寄托給別人完成。
2. 初中生(13-15歲):他是個寄祿官,把自己的責任都推給了其他同學,從不親自參與到團隊活動中。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政府官員是個典型的寄祿官,只貪圖權力和待遇,對于民眾的利益漠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