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王
基本解釋
佛經稱 帝釋 的外將,分別居于 須彌山 四埵,各護一方,因亦稱護世四天王。東方 持國天王 (名 多羅吒 ),身白色,持琵琶;南方 增長天王 (名 毗瑠璃 ),身青色,執寶劍;西方 廣目天王 ( 名毗留博叉 ),身紅色,執羂索;北方 多聞天王 ( 名毗沙門 ),身綠色,執寶叉。舊時寺廟山門兩旁多塑四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猙獰,又稱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參閱《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諸天會名》、《經律異相》卷一《四天王》。
成語(Idiom):四天王(sì tiān wáng)
發音(Pronunciation):sì tiān w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四位力量強大、威風凜凜的人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天王原指印度佛教中保護佛法的四位神祇,后來被引申為指四位力量強大、威風凜凜的人物。這四位人物通常代表著權力、威嚴、勇猛等特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四位力量強大、威風凜凜的人物,也可以用來形容四個團隊或組織的領導者,以及四個強勢的競爭對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四天王最早出現在佛教經典《大般涅槃經》中,他們是佛陀的護法神,負責守護佛法的安寧和發展。后來,這個詞語被引申為形容力量強大、威風凜凜的人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天王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四個人組成了一個團隊,真是四天王啊!
2. 這個公司的四位合伙人都是行業的領軍人物,可以說是四天王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四個天王的形象與四個力量強大、威風凜凜的人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佛教中四天王的知識,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四海之內皆兄弟”。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四個人在游戲中組成了一個無敵的隊伍,就像四天王一樣厲害!
2. 初中生:這四位選手都是國家級的冠軍,真是四天王啊!
3. 高中生:這四個國家的領導者都是強勢的人物,可以說是四天王了。
4. 大學生:這四家公司在市場競爭中都非常強勢,可以被稱為四天王級別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