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梁
成語(Idiom):膏梁
發音(Pronunciation):gāo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肚子飽滿,身體強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膏梁一詞源于古代中國的養蠶業。蠶吃桑葉后會產生絲綢,蠶寶寶的肚子飽滿是生產絲綢的重要標志。因此,膏梁成語形容一個人肚子飽滿,身體健壯,富有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身體健康、強壯,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充盈、豐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膏梁一詞最早出現在《孟子·滕文公上》篇中。故事中,孟子曾經講述了一個關于養蠶的故事,用來比喻人民的富強和國家的繁榮。這個故事使得膏梁成語逐漸流傳開來,成為形容人體飽滿、健壯的常用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膏梁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表示人體飽滿、健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身體膏梁健壯,從不生病。
2. 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膏梁豐盈,人民生活富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肚子飽滿、健壯的人,他的身體就像是膏梁一樣豐盈。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健康、養生相關的成語,例如“強壯如牛”、“健步如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每天鍛煉身體,他的身體膏梁健壯。
2. 初中生:他平時多運動,所以他的身體膏梁健壯,從不生病。
3. 高中生: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膏梁豐盈,人民生活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