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蘤扢藻
成語(Idiom):揚蘤扢藻
發音(Pronunciation):yáng lí gē z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言辭華麗辭藻,詞藻繁復,用詞精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揚蘤扢藻是由四個意義相近的成語組成。其中,“揚”指揚揚自得,形容自夸;“蘤”指華麗辭章,形容修辭華美;“扢”指文辭繁復,形容修辭精妙;“藻”指文采華美,形容詞藻豐富。合在一起形容文章或言辭的修辭手法繁復精妙,詞藻華麗辭藻,用詞精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適用于文學創作、演講辭章等需要使用修辭手法的場合,也可用于形容他人的辭藻華美、用詞精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吳質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吳質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文學家,他的文章修辭華麗辭藻,用詞精妙,被稱為“揚蘤扢藻”。他以此自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后來,人們將他的名字與他所擅長的修辭手法結合起來,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意義相近的成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辭章揚蘤扢藻,令人嘆為觀止。
2. 這篇文章的詞藻揚蘤扢藻,讀起來非常有韻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揚”、“蘤”、“扢”、“藻”與其對應的意義進行聯想記憶。例如,將“揚”聯想為自夸,將“蘤”聯想為華麗辭章,將“扢”聯想為文辭繁復,將“藻”聯想為詞藻華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修辭手法相關的成語,如“辭章滿紙”、“錦繡文章”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的作文揚蘤扢藻,老師表揚了我。
2. 初中生:這篇課文的詞藻揚蘤扢藻,讓人讀起來很有意境。
3. 高中生:他的演講辭章揚蘤扢藻,贏得了觀眾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