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狼貪虎視(láng tān hǔ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láng tān hǔ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貪婪而兇狠,眼光兇猛、貪婪而又狡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人貪婪兇狠,眼光兇猛、貪婪而又狡黠。形容人心術不正,欲望無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貪婪、兇狠、狡猾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貪婪的行為或者貪婪的目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貴族,他貪婪而兇狠,被比作狼和虎。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那些貪婪而兇狠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狼貪虎視是一個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分別是狼、貪、虎、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狼貪虎視地盯著那份合同,似乎想從中得到更多的利益。
2. 這個人眼睛里總是透露出狼貪虎視的光芒,讓人不寒而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狼、貪、虎、視四個字分別與狼、貪、虎、視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生動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貪婪和兇狠相關的成語,如“目無法紀”、“虎視眈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一直狼貪虎視地看著我,好像要搶走我的糖果一樣。
2. 初中生:那個貪官一直狼貪虎視地貪污公款,最后終于被揭發了。
3. 高中生:他狼貪虎視地盯著那份考卷,試圖找到答案的線索。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老板一直狼貪虎視地追求利潤,不顧員工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