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憤
成語(Idiom):忿憤(fèn fèn)
發(fā)音(Pronunciation):fèn f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度憤怒或憤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忿憤指的是情緒激動到極點的憤怒或憤慨。它形容人們對于不公平、欺騙或不義之事感到非常憤怒,情緒異常激動。這種憤怒表現(xiàn)出來的形式可以是口頭上的抱怨、責罵,也可以是行為上的激烈反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忿憤常常用于形容對于不公平待遇、欺騙行為或不義之事的憤怒。它可以用于描述個人的憤怒情緒,也可以用于描述群體或社會的憤怒情緒。在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忿憤也可以用于修辭手法,以表達強烈的情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忿憤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邶風·柏舟》中。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忿公的人,因為被人侮辱而感到極度憤怒,最終通過反抗獲得了尊嚴和正義。這個故事成為了忿憤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忿憤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之間沒有特定的順序和關(guān)系,可以互換位置。這種結(jié)構(gòu)使得忿憤這個成語表達了憤怒的強烈程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了那個令人忿憤的消息,立刻沖出了辦公室。
2. 她對于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感到忿憤,決定要為自己爭取權(quán)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忿憤這個成語與憤怒這個詞語進行聯(lián)想,它們的發(fā)音相似且意思相近。你可以將忿憤想象成憤怒的升級版,表示憤怒到了極點的狀態(tài)。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忿憤相關(guān)的成語,如忿然作色、忿然不平等等,以擴展你的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對于老師的這個決定感到忿憤,因為它不公平。
2. 初中生(13-15歲):他對于考試成績的不公平待遇感到忿憤,決定要向老師申訴。
3. 高中生(16-18歲):學生們對于這次校園暴力事件感到忿憤,要求學校采取嚴厲的措施。
4. 大學生(19-22歲):我們對于政府的這個決定感到忿憤,決定組織示威活動表達不滿。
5. 成年人(23歲以上):他對于公司的腐敗行為感到忿憤,決定要揭露真相并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