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舟
成語(Idiom):虛舟
發音(Pronunciation):xū zh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空洞無物的言辭或虛假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虛舟是由“虛”和“舟”兩個字組成的,意為空洞無物的船只。在成語中,虛舟比喻言辭或行為沒有實質內容,只是虛假的表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虛舟常用于貶義,形容某人的言辭或行為不實在,沒有真正的內涵。可以用于批評某人虛偽、虛榮或虛假宣傳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虛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三年》中。故事講述了昭公問顏回:“二三子以吾為何如?”顏回回答說:“子非三閭大夫,焉得有虛舟之行。”這個故事中,顏回用虛舟比喻自己沒有虛偽的行為,表達了自己真實、坦誠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虛舟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虛”和名詞“舟”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承諾只是虛舟,根本不能相信。
2. 這個宣傳廣告充滿了虛舟,沒有真實的信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舟”字的形狀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虛舟的“虛”字上面有一個小點,像是在船上一片空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虛與委蛇”、“虛懷若谷”等,來豐富對虛舟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承諾就像是一艘虛舟,一點用都沒有。
2. 初中生:這個廣告太虛舟了,根本不值得相信。
3. 高中生:他的演講充滿了虛舟,沒有實質內容。
4. 大學生:這個政治家的承諾只是一句空洞的虛舟,沒有任何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