囓臂
成語(Idiom):囓臂
發音(Pronunciation):niè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囓臂(niè bì)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自取滅亡、自找苦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囓臂(niè bì)源自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楚國的將軍項羽在與秦國作戰時,曾經與秦軍統帥白起交手。在一次戰斗中,項羽的手臂被白起的鐵錘砸傷,但他并沒有撤退,而是繼續戰斗。最終,項羽被白起擊敗,楚國也戰敗。囓臂(niè bì)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衍生而來的,形容人自己做出愚蠢的決定或行為,導致自己受到傷害或失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囓臂(niè bì)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因為自己的錯誤決策或行為而自食其果,自取滅亡。可以用來形容企業、個人、團隊等在面臨重大決策時,如果不慎做出錯誤的選擇,最終會導致失敗或損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囓臂(niè bì)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傳說,具體故事內容見詳細解釋部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囓臂(niè bì)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囓”和“臂”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知道這樣做會帶來麻煩,但還是囓臂決定去嘗試。
2. 這種行為就像囓臂,只會讓你自己受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故事情節相關的圖像或場景來記憶囓臂(niè bì)這個成語。例如,想象項羽在戰斗中被砸傷的手臂,以及他繼續戰斗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感興趣,可以了解更多關于項羽和白起之間的戰斗以及楚漢之爭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告訴我不要貪吃零食,否則就是囓臂之危。
2. 初中生:他明明知道抄襲是不對的,還是囓臂地抄了別人的作業。
3. 高中生:他為了追求刺激,不顧家人的反對,囓臂去參加了危險的極限運動。
4. 大學生:他因為不愿意向老師請教,一直自己摸索,結果囓臂自學,成績一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