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貴
基本解釋
古刑法八議之一。對顯貴進行特別審議以減免刑罰。《周禮·秋官·小司寇》:“以八辟麗邦灋,附刑罰……六曰議貴之辟?!?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若今時吏墨綬有罪,先請是也。” 賈公彥 疏:“ 先鄭 推引 漢 法,墨綬為貴,若據 周 ,大夫以上皆貴也。”《明史·徐申傳》:“太后春秋高, 延齡 旦暮戮,何以慰太后心?宜援議貴、議親例請於帝?!?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一·咸豐季年三奸伏誅》:“惟國家本有議親、議貴之條,尚可量從末減,姑於萬無可寬貸之中,免其肆市?!眳⒁姟?八辟 ”、“ 八議 ”。
成語(Idiom):議貴
發音(Pronunciation):yì g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議論高貴的品德或地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議貴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議指議論、評論,貴指高貴、尊貴。議貴的含義是指人們對高貴的品德或地位進行評論或議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議貴常用于描述人們對高貴的品德或地位進行評論或議論的情境。可以用于贊美有高尚品德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評虛偽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議貴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當時,孟子和荀卿都是受人尊敬的學者,他們互相推崇,互相稱贊對方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后來,這個故事被人們傳頌,形成了議貴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議貴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議”和形容詞“貴”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議貴他的高尚品德,對他的行為表示贊賞。
2. 他們議貴她的地位,但實際上并不認同她的才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議貴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山上,被人們圍繞著議論他的高貴品德或地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高貴品德或地位相關的成語,如“高貴”、“貴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說我們應該議貴友善和勤奮的品質。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在班會上議貴同學們的努力和成績進步。
3. 高中生(16-18歲):在辯論賽中,我們會議貴對手的論點并進行反駁。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在學術討論中,我們會議貴學者們的觀點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