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景
成語(Idiom):孤景
發音(Pronunciation):gū j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或一件事物獨自存在,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孤景一詞源自于《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鹿鳴》中的“孤鴻鵠,志于九天”,意為孤獨的天鵝志向高遠,追求更高的境界。后來演變成表示一個人或一件事物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獨自存在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物獨特、與眾不同,不受外界影響的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孤獨、無助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孤景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詩經》中的《鹿鳴》篇。這首詩描述了一只高飛的孤雁,它孤獨地飛翔在天空中,志向高遠。后來,人們用“孤鴻鵠”來形容一個人追求卓越,不愿與人為伍的精神,進而演變成了“孤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想獨立,一直保持著孤景的狀態。
2. 這幅畫中的孤樹獨立,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孤景。
3. 她的性格孤僻,總是保持著孤景的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孤景”想象成一個獨特的景象,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獨自存在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孤景”相似或相關的成語,如“孤芳自賞”、“孤苦伶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操場上看到一棵孤零零的樹,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孤景。
2. 初中生:他的個性孤僻,總是保持著孤景的狀態。
3. 高中生:她獨自一人在外地生活,形成了一種孤景的氛圍。
4. 大學生:他的思想獨立,追求自己獨特的孤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