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切
基本解釋
正直而懇切。《后漢書·黨錮傳序》:“ 永昌 太守 曹鸞 上書,大訟黨人,言甚方切。”
成語(Idiom):方切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qi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正面切磋,互相商討學問或技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切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方”和“切”兩個字組成。其中,“方”指正面或者是直接面對的意思,“切”指切磋或者是商討的意思。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們面對面地交流、切磋學問或者是技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切一詞通常用來形容人們面對面地交流、切磋學問或者是技藝。它可以用于形容學術討論、技術交流、藝術表演等各種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切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強調人們應該互相切磋學問,通過交流和討論來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藝。方切這個成語就是用來形容這種面對面的交流和切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方切”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為AABB。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人在會議上方切了很長時間,最后達成了共識。
2. 這個學術討論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可以在會上方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方切”。可以想象兩個人面對面地站著,互相切磋學問或者是技藝的場景,這樣就能夠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書籍來了解更多關于方切的知識和應用場景。也可以通過觀看相關的視頻或者聽取相關的演講來進一步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在課堂上方切了很多問題,互相幫助解決了困惑。
2. 初中生:參加數學競賽時,我和同學們進行了方切,互相學習和提高。
3. 高中生:在學術討論會上,我們進行了激烈的方切,從中獲得了很多啟發。
4. 大學生:參加學術會議時,我和其他專家進行了深入的方切,討論了很多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