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志
基本解釋
(1).天下之明法。《墨子·天志上》:“我有天志,譬若輪人之有規(guī),匠人之有矩;輪匠執(zhí)其規(guī)矩以度天下之方員。”
(2).天的意志。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莊王》:“故必徙居處、更稱號、改正朔、易服色者,無他焉,不敢不順天志而明自顯也。”
成語(Idiom):天志(tiān zhì)
發(fā)音(Pronunciation):tiān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遠大的志向和抱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志由“天”和“志”兩個詞組成。“天”表示宇宙、自然界的意思,也代表著廣闊、遼闊。“志”表示志向、抱負。天志指的是一個人追求的目標非常高遠,遠超常人的志向和抱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志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有遠大的目標和抱負,追求的是超越一般人的成就。可以用于表揚一個人的遠見、勇氣和決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志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故事中,晉國有一位叫做魯莊公的大臣,他有遠大的志向和抱負,希望能夠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因此,他經常對自己說:“我有天下之志!”后來,人們就用“天志”來形容一個人的遠大抱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志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輕時就有天志,立志要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2. 這位企業(yè)家有著遠大的天志,努力創(chuàng)造了一家世界知名的公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天志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廣闊的天空之下,追逐著自己的遠大目標和抱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其他與志向、抱負相關的成語,如“壯志凌云”、“志同道合”等。
2. 閱讀有關成功人士的傳記,了解他們的天志和努力,從中獲得啟發(fā)和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長大后要成為一名醫(yī)生,幫助更多的人,我有天志!
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運動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比賽,實現我的天志!
3. 高中生:我立志要考上一所著名的大學,將來成為一名杰出的科學家,為人類做出貢獻,我有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