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閣
基本解釋
◎ 水閣 shuǐgé
[waterside pavilion] 靠近水的樓閣
詳細解釋
臨水的樓閣。一般為兩層建筑,四周開窗,可憑高遠望。 唐 劉禹錫 《劉駙馬水亭避暑》詩:“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水閣遙通竹塢,風軒斜透松寮。”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一:“ 沉云椒 詩:‘一片湖光星萬點,家家水閣上燈初。’” 巴金 《春》四:“船在慢慢地轉彎,沿著峻峭的石壁走,把臨湖的水閣拋在后面矮樹叢中去了。”
成語(Idiom):水閣
發音(Pronunciation):shuǐ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宮殿、樓閣等建筑物,以及其中的水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水閣是指宮殿、樓閣等建筑物中設有水景的部分。水閣一般位于宮殿或庭院的中央,周圍環繞著水池或水潭,并且有亭臺樓閣等建筑物。水閣的設計旨在營造出一種寧靜、雅致的環境,給人帶來一種清涼、舒適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水閣一詞常用于形容美麗的宮殿、樓閣或庭院中的水景,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物的容貌、氣質等具有美麗優雅的特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水閣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的文學作品中,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多情應笑我,早醉又何妨?昨夜盜兒來,今朝系馬樁。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只因昨夜松堂閣,斗寒更怕風霜老。”的詩句。這首詩中描述了一個古代宮殿中的水閣,水閣成為了表達作者情感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水閣這個成語是由“水”和“閣”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水”指水景,“閣”指宮殿或樓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宮殿中的水閣,設計得非常精美,給人一種恬靜宜人的感覺。
2. 她的容貌就像水閣一樣,美麗而優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水閣”這個成語與宮殿中的水景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站在水閣上,欣賞著美麗的水景,感受寧靜、清涼的氛圍。這樣可以更加深刻地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建筑中的水景設計,以及古代宮殿、樓閣的構造和特點。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水景相關的成語,如“水鄉人家”、“水墨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過一座有水閣的庭院,里面有很多魚和蓮花。
2. 初中生:這幅畫的背景是一座宮殿的水閣,非常美麗。
3. 高中生:她的容貌就像水閣一樣,美麗而優雅。
4. 大學生:我在詩中描繪了一座宮殿中的水閣,希望能夠表達出我對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