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桮
柳桮(liǔ pèi)
發音:liǔ pèi
基本含義:指人的思想、行為不正派,不守道德準則。
詳細解釋:柳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柳”指的是柳樹,而“桮”指的是古代的一種酒器。柳桮用來形容人的思想、行為不正派,不守道德準則,常常指那些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不顧道德約束的人。
使用場景:柳桮一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不擇手段、不遵守道德規范的人。當你想要批評或警示別人的不道德行為時,可以使用柳桮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柳桮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左傳·昭公十四年》。故事中,晉國的公子重耳因為政治斗爭被迫流亡,途中遇到了一個叫做柳下惠的智者。柳下惠勸告重耳要保持正直的品德,但重耳卻選擇了追求權力和個人利益,最終導致了自己的失敗。柳下惠因此用“柳桮”來形容重耳的不正派行為。
成語結構:柳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柳”是名詞,指柳樹;“桮”是名詞,指古代的一種酒器。
例句:
1. 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使用柳桮手段。
2. 這個人的行為真是柳桮不堪。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將“柳桮”與不正派、不守道德的行為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柳樹下喝著酒,卻偷偷地用酒杯來做壞事的場景,以此來聯想“柳桮”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學習更多與道德倫理有關的成語,如“狼子野心”、“道貌岸然”等,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柳桮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守課堂紀律,經常做一些柳桮的事情。
2. 初中生:為了贏得比賽,他不擇手段地使用了柳桮手段。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為了個人利益不顧道德約束,使用了柳桮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