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仆
成語(Idiom):格仆
發音(Pronunciation):gé p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格:整齊;仆:行走。形容行走整齊有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格仆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行走姿態整齊有序,步伐穩健,不慌不忙。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儀態端莊,行為規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格仆常用于形容人的行走姿態,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儀態端莊,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的行為不規矩,行走雜亂無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格仆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原文是“王者有服,有行,有施,有辟,有事,有賓,有仆,有臣,有臣妾,有妾,有婢,有奴”。在古代社會,仆人的行走姿態是由主人的教導和要求所決定的,因此行走整齊有序的仆人被視為主人的榮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格仆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形容詞性成語,其中“格”表示整齊,規矩,“仆”表示行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走路格仆,舉止莊重,給人一種高貴的感覺。
2. 這個孩子的行為舉止格仆,看起來很懂事。
3. 他雖然是一個仆人,但行走間格仆有禮,一點也不失體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格仆”與行走有關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行走時姿態整齊有序,步伐穩健的樣子,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行為舉止相關的成語,如“舉止端莊”、“行為規范”等,擴大詞匯量,并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喜歡看格仆的老師走進教室,感覺很莊重。
2. 初中生(13-15歲):在校園里,我們應該保持行走的格仆,不亂扔垃圾。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學生代表,我要在頒獎典禮上走出格仆的步伐,展現學校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