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鴈傳書
成語(Idiom):寄鴈傳書
發音(Pronunciation):jì yàn chuán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通過鴻雁傳遞書信,比喻通過特定的方式傳遞信息或傳達思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寄鴈傳書的成語源自中國古代,當時人們沒有現代通信工具,因此他們通過捆綁書信在鴻雁身上的方式來傳遞信息。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通過特定的方式或媒介傳遞信息或傳達思想。它強調了信息傳遞的不便和困難,以及人們為了傳遞信息所做的努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寄鴈傳書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信息傳遞的方式或媒介不便的情況。比如,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使用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等方式來傳遞信息,但有時候仍然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無法立即傳遞信息,這時可以使用寄鴈傳書這個成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寄鴈傳書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傳說,在古代,有一位名叫蘇武的忠誠官員被流放到北方邊疆。他一直想念家鄉的親人和朋友,但無法通過常規方式與他們聯系。于是,他想到了寄鴈傳書的方法。他寫下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將信捆綁在鴻雁的腳上,讓鴻雁帶著信飛回家鄉。這個故事成為了人們傳頌的佳話,也使得寄鴈傳書成為了一個有趣而富有意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寄鴈傳書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寄”是動詞,表示寄送;“鴈”是鳥類的名稱,代表鴻雁;“傳”是動詞,表示傳遞;“書”是名詞,表示書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在山區使用寄鴈傳書的方式交流信息。
2. 雖然我們有現代通信工具,但有時候仍然需要寄鴈傳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寄鴈傳書的故事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記憶。想象蘇武將信捆綁在鴻雁身上,讓鴻雁帶著信飛回家鄉,這樣可以幫助記住寄鴈傳書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通信方式,比如通過鴻雁傳書、驛站傳遞等,以及現代通信工具的發展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和遠方的朋友通過寄鴈傳書的方式交流。
2. 初中生:雖然我們現在有手機,但有時候還是希望能夠寄鴈傳書。
3. 高中生:在古代,人們通過寄鴈傳書的方式傳遞信息,現在我們有更方便的通信工具了。
4. 大學生:寄鴈傳書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信息傳遞的困難和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