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運
基本解釋
(1).運輸。 高承 《事物紀原·節鉞帥漕·發運》引 宋 王溥 《五代會要》:“ 晉 天福 三年, 韓延嗣 配 華州 發運務,此始見發運之名。”《宋史·食貨志上三》:“八年,乃擇干彊之臣,在京分掌水陸路發運事。” 麥云 《第一次出擊》:“原來計劃委員會剛來了一個緊急電話說增撥兩千噸水泥給他們,叫公司馬上派人到××市水泥廠辦理發運。”
(2).指水陸發運使。即轉運使。 宋 高承 《事物紀原·節鉞帥漕·發運》:“《宋朝會要》曰:‘…… 太平興國 五年正月,命 姚沆 為 陜府 三門 發運。’”《宋史·食貨志上三》:“ 雍熙 四年,併水陸路發運為一司。”《宋史·劉熙古傳》:“俄為三司戶部出使巡官,領 永興 、 渭橋 、 華州 諸倉制置發運。”參閱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四、《宋史·食貨志上三》。
(3).交上好運。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一:“恭惟發運學士膺時納祐,與國同休。” 元 秦簡夫 《剪發待賓》第四折:“兒做了狀元郎,娘做了太夫人,娘和兒一齊發運。”
英文翻譯
1.despatch; forwarding
成語(Idiom):發運(fā yùn)
發音(Pronunciation):fā y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物資的運輸或交付順利進行,也可指人們的運氣好,事業順利發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運是由“發”和“運”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發”表示發出、發放,指將物資送出去;“運”表示運輸、運送,指將物資運輸到指定地點。引申義上,發運也可用來形容人們運氣好,事業順利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物資的運輸或交付順利進行,也可用來形容人們的運氣好,事業順利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運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不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運屬于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發”和名詞“運”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批貨物已經發運到目的地了。
2. 他的事業一直發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發”和“運”兩個字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發出物資并將其運送到指定地點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物流、運輸方面的書籍或文章,了解更多關于發運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作業本已經發運到學校了。
2. 初中生:我希望明天的考試能夠發運,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他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事業一直發運。
4. 大學生:希望我們的創業項目能夠發運,取得成功。
5. 成年人:這次合作的物資已經發運到客戶手中了,非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