唃廝啰
成語(Idiom):唃廝啰
發音(Pronunciation):kū sī l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言多而無實際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唃廝啰是一個由方言詞語演變而來的成語,最初源自于廣東話。它形容一個人嘴巴很多,說話連篇,卻很少付諸實際行動。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貶義,暗示一個人只會說空話而不會付諸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唃廝啰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于形容那些口若懸河,卻無所作為的人。例如,當你遇到一個總是許諾但從未兌現承諾的人時,你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唃廝啰的具體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傳說,它是一個地方方言詞語演變而來的成語。由于方言詞語的流傳和演變,唃廝啰逐漸成為普通話中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唃廝啰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唃”是形容詞,表示言多而無實際行動;“廝”是動詞,表示說話;“啰”是副詞,表示連續不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只會唃廝啰,從來不會付諸實際行動。
2. 別聽他的空話,他就是個唃廝啰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唃廝啰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張嘴不停地說話,嘴巴像是一個廁所的水龍頭一樣不斷流水不斷,但卻從不付諸實際行動。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常用的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你可以閱讀成語詞典或參考相關學習資料,擴大自己的成語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那個同學老是說要幫我,但從來不幫忙,他真是個唃廝啰。
2. 初中生:這個政客嘴巴很能說,但從來沒有實際行動,真是個唃廝啰。
3. 高中生:他總是承諾要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但卻從不付諸實際行動,真是個唃廝啰。
4. 大學生:他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很多關于環保的言論,卻從未參加過實際的環保行動,真是個唃廝啰。
5. 成年人:不要聽他的空話,他就是個唃廝啰,從來不會付諸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