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賜茅授土(cì máo shòu tǔ)
發音(Pronunciation):cì máo shòu t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君主賜予官員官職和土地,也比喻授予權力和地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賜茅授土源自《左傳·宣公二十年》,茅是古代官員上任時所用的符號,土是指土地。賜茅授土原本是指君主賜予官員官職和土地,后來引申為授予人權力和地位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上級或權威給予下屬或普通人某種特權、地位或權力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個地方進行重大建設或改造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賜茅授土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宣公二十年》。當時,魯國的宣公將茅草和土地賜給了官員季文子,以示對他的贊賞和信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國家領導人賜茅授土,使他成為了一名高級官員。
2. 這個項目的主管被賜予了賜茅授土的權力,可以自行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賜茅授土的意思理解為君主賜予官員官職和土地,類似于現代社會上級給予下屬特權和地位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權力和地位相關的成語,如“封官許愿”、“金榜題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賜茅授土,讓我成為了班長。
2. 初中生:學校領導賜茅授土,使他成為了學生會主席。
3. 高中生:校長賜茅授土,任命他為學校的文藝部部長。
4. 大學生:教授賜茅授土,讓他成為了實驗室的負責人。
5. 成年人:公司領導賜茅授土,任命她為項目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