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拭目傾耳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mù qīng ě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們對某事物非常關注,用心聆聽和觀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拭目,擦亮眼睛;傾耳,用心聆聽。拭目傾耳表示人們對某事物非常關注,用心聆聽和觀察,形容人們對某事物非常關注,專心留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人們對重要事物的關注、觀察和聆聽,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對某個人的言語、行為非常重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勸學》:“拭目而待,傾耳而聽。”出自戰國時期荀子的《勸學》一書。荀子以此句勉勵人們在學習中要專心致志,用心觀察和聆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拭目傾耳是由兩個動詞和兩個表示部位的名詞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要拭目傾耳,密切關注局勢的發展。
2. 這個演講非常重要,大家都拭目傾耳,認真聆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拭目傾耳”與“擦亮眼睛,傾聽”這樣的形象聯想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觀察、聆聽相關的成語,如“洗耳恭聽”、“如癡如醉”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前拭目傾耳,認真聽老師講解。
2. 初中生:比賽期間,大家都拭目傾耳,全神貫注地觀察對手的動作。
3. 高中生:老師的講座非常精彩,我們拭目傾耳,不敢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要拭目傾耳,聆聽各種學術講座和演講,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