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牙露嘴
成語(Idiom):咨牙露嘴(zī yá lù zuǐ)
發音(Pronunciation):zī yá lù z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笑得合不攏嘴,露出了牙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咨牙露嘴是一個形容人笑得非常開心、合不攏嘴的成語。咨牙指的是笑時嘴巴張開露出牙齒的動作,露嘴則表示笑得合不攏嘴。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笑得非常開心,無法自控地露出牙齒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咨牙露嘴通常用于形容人笑得非常開心、忍不住露出牙齒的場景。可以用于描述一些歡樂的場合,比如朋友聚會、喜慶的場合、看到有趣的事情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魯周公世家》中記載了咨牙露嘴的故事。相傳,在周文王時期,有一位叫牙叔的大臣,他非常聰明而且幽默,常常讓人捧腹大笑。一次,文王召集百官開會,牙叔說了一個非常搞笑的笑話,大家聽后都笑得合不攏嘴,露出了牙齒。從此以后,人們就用“咨牙露嘴”來形容笑得非常開心、合不攏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咨牙露嘴是由三個詞語組成的成語,每個詞語的意思分別是“咨”(笑時嘴巴張開),“牙”(牙齒)和“露嘴”(笑得合不攏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了一個非常搞笑的笑話,笑得咨牙露嘴。
2. 小明看到了一只可愛的小貓,笑得咨牙露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聽到了一個非常搞笑的笑話,笑得合不攏嘴,露出了牙齒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笑得開心的成語,比如“眉開眼笑”、“喜笑顏開”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朋友摔倒后又爬起來了,我笑得咨牙露嘴。
2. 初中生:聽到老師講的一個搞笑故事,我們全班笑得咨牙露嘴。
3. 高中生:在朋友聚會上,大家分享了很多有趣的經歷,笑得咨牙露嘴。
4. 大學生:看到了一部非常搞笑的電影,我和朋友笑得咨牙露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