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剌
成語(Idiom):撥剌
發音(Pronunciation):bō l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撥剌指的是輕輕地觸摸或撥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撥剌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輕輕地觸摸或撥弄物體的動作。這個詞語常常用來形容人們對某物的興趣或好奇心,表示他們對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探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撥剌常常用于描述人們對事物的細致觀察和探索。例如,當你看到一個漂亮的花朵時,你可能會用手指輕輕地撥弄花瓣,感受它的質地和香味,這就是撥剌的一種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撥剌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水滸傳》中。故事中,有一個叫做李逵的英雄人物,他的頭發非常長,每天都要用手指輕輕地撥弄頭發。因此,人們就用“撥剌”來形容細致地撥弄事物的動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撥剌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撥”是動詞,表示用手指觸摸或撥動;“剌”是形容詞,表示輕柔或細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手指輕輕地撥剌著琴弦,發出了美妙的音樂。
2. 小孩子們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他們喜歡用手指撥剌著觀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撥剌”這個詞語與輕輕觸摸或撥動的動作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自己用手指撥動琴弦或觸摸柔軟的物體,這樣可以幫助記憶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撥剌之外,還有許多與觸摸相關的成語,例如“摸不著頭腦”、“觸類旁通”等。可以通過學習這些成語來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撥剌著花瓣,驚喜地發現里面有一只小蟲子。
2. 小學生:我用手指輕輕地撥剌著書頁,讀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3. 初中生:她用手指撥剌著吉他弦,演奏出了動人的音樂。
4. 高中生:他用手指輕輕地撥剌著畫筆,繪制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