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看
成語(Idiom):監守自盜(jiān shǒu zì dào)
發音(Pronunciation):jiān shǒu zì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監管者自己偷竊,比喻貪污腐敗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監守自盜是由“監守”和“自盜”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監守”表示監視、看守的意思,“自盜”表示自己偷竊。成語的含義是指監管者自己偷竊,比喻貪污腐敗的行為。形象地揭示了那些負責管理與監督他人的人卻自己沉溺于腐敗行為的現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批評指責那些擔任監管職責的人濫用權力、貪污腐敗的情況。可以在社會、政治、經濟等領域的討論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主父偃是趙國的一位重臣,他負責監察官員的貪污行為。有一次,主父偃巡視趙國各地,發現了一位官員貪污的事實。但是,這位官員卻是主父偃的朋友,于是主父偃選擇了保護他,沒有揭發他的貪污行為。結果,主父偃的兒子得知此事后,對父親的行為感到憤怒,認為他是“監守自盜”,并寫了一篇文章批評主父偃。這個故事成為了成語“監守自盜”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語是“監守”,修飾詞語是“自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官員竟然監守自盜,實在令人憤慨。
2. 作為監管者,他們不能監守自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意思與“監守”的動作和“自盜”的行為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在監視別人的同時卻偷偷進行自己的盜竊行為,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腐敗、貪污相關的成語,如“貪污腐化”、“貪官污吏”等,可以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10歲):他們班上的班長被發現監守自盜,偷吃同學的零食。
2. 初中生(12-15歲):老師教育我們要廉潔奉公,不能像那些監守自盜的官員一樣。
3. 高中生(16-18歲):學習歷史時,我們討論了一些監守自盜的案例,深刻體會到了權力的腐敗。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監守自盜”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