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馬齒
基本解釋
(1).臣子對君上卑稱自己的年齡。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事對》:“臣犬馬齒衰,賜骸骨,伏陋巷。”
(2).用為對尊上卑稱自己的年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薛慰娘》:“﹝ 豐玉桂 ﹞拜曰:‘犬馬齒二十有二,尚少良配。’” 清 鈕琇 《觚賸·巡檢附魂》:“﹝ 劉肇琨 ﹞戲語之曰:‘貴司行年幾何?’則拱而對曰:‘卑職犬馬齒五十七矣。’”
犬馬齒(quǎn mǎ chǐ)
發音:quǎn mǎ chǐ
基本含義:形容對主人忠誠,盡心盡力,像狗馬一樣服從和侍奉。
詳細解釋:犬馬齒是由犬(狗)和馬兩個動物的特征合成而來,意味著像狗一樣忠誠,像馬一樣勤奮。它形容一個人對主人或上級非常忠誠,全心全意為其服務,甚至犧牲自己的利益。
使用場景:犬馬齒常用于形容對上級或領導忠誠的員工,也可用于形容對長輩或師長忠誠的學生。它也可以用來形容為了某個目標或事業而全力以赴的人。
故事起源:犬馬齒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貴族,他非常器重一個叫馬融的仆人。馬融對主人孟嘗君非常忠誠,一心一意為他服務,甚至不辭辛勞,像狗馬一樣盡心盡力。因此,人們用“犬馬齒”來形容對主人忠誠的仆人或下屬。
成語結構:犬馬齒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物的名字組成,形象地描述了對主人忠誠的態度。
例句:
1. 他對公司的事業非常忠誠,工作時總是盡心盡力,真是個犬馬齒的員工。
2. 學生們對老師的教育非常感激,他們都是犬馬齒般地聽從老師的指導。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動物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忠誠的狗和一匹勤奮的馬,它們都是盡心盡力為主人服務的。把這個形象牢記在心,就容易記住犬馬齒的含義了。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關于忠誠和奉獻精神的成語,如“忠誠耿直”、“全心全意”等。通過學習這些成語,可以加深對忠誠和奉獻的理解,并在實際生活中更好地體現出來。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像犬馬齒一樣努力,為家人爭光。
2. 初中生:作為班長,我要像犬馬齒一樣服從老師的安排,帶領同學們共同進步。
3. 高中生:我對學業有著犬馬齒的精神,努力學習,為了未來的夢想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