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息
基本解釋
(1).休息。《詩·曹風·蜉蝣》:“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鄭玄 注:“息,止也。” 馬王堆 漢 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謂齊王章》:“周而勿舍,亦利;歸息士民而復之使如 中山 ,亦利。”《漢書·韋玄成傳》:“羣生百神,有所歸息。”
(2).止息。《初刻拍案驚奇》卷十:“ 金朝奉 又取二兩銀子,送了 張 李 二生央他出名歸息。二生就討過筆硯,寫了息詞。”
成語(Idiom):歸息(guī xī)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歸于安寧,回到寧靜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歸息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歸”意為返回,回歸;“息”意為平靜,安寧。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回到寧靜、平靜的狀態,擺脫繁忙、憂慮或緊張的情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歸息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們暫時放下工作、憂慮或煩惱,回歸寧靜、平和的狀態。它可以用于描述人們在度假、休息或放松時的心情,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通過冥想、放松等方式使自己平靜下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歸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陽貨》一章中。其中的原文是:“子曰:‘歸與!歸與!吾黔嬰而不黔故。’”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告訴弟子陽貨要回到自己的家中,以平靜自己的心情。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成了形容人們回歸寧靜和平靜狀態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歸息這個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語法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忙碌了一天后,我需要找個地方歸息一下。
2. 在這個喧囂的城市里,我常常找一片綠色的草地來歸息。
3. 他通過冥想和瑜伽來幫助自己歸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歸息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疲憊的旅行者回到家中,躺在舒適的床上,歸于寧靜的狀態,放松身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歸息這個成語的使用場景和相關知識,可以閱讀相關的古代文學作品,如《論語》等。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放松、冥想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心如止水”、“寧靜致遠”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放學后喜歡去公園歸息,看看花草樹木,聽聽鳥兒的歌唱。
2. 初中生:考試結束后,我會找個安靜的地方歸息,放松自己的身心。
3. 高中生:學習壓力大的時候,我會選擇聽音樂或看電影來歸息,緩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