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服
基本解釋
(1).服喪制度之一。古制,父在母死,服喪一年。自 唐 垂拱 年間始,改為三年。見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吉兇典制·母服》。
(2).居母喪所穿的喪服。《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八年》:“時 仲言 有母服,難入禁中,乃使衣民服,號 王山人 。”
成語(Idiom):母服
發音(Pronunciation):mǔ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兒女為了表達對母親的尊敬和孝順,穿上孝服以示哀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母服是中國傳統的孝服之一,用于表達對母親的尊敬和懷念之情。穿上母服是兒女對母親去世后的一種表達,表示對母親的深深懷念和對母親的孝心。穿上母服的人會遵守一定的規矩,如不戴飾物、不娛樂等,以示對母親的尊敬和哀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母服一般在母親去世后穿戴,用以表達對母親的懷念和孝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敬父母是一種美德,因此,在一些重要的場合,如祭拜祖先、喪葬儀式等,人們會穿上母服以示孝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母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孝道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敬父母是一種美德,孝道被視為社會倫理和家庭道德的核心。穿上母服是兒女對母親的一種尊敬和懷念,是對母親的孝心的表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母服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母”指的是母親,“服”指的是孝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母親去世后,他穿上了母服,表達對母親的哀思。
2. 兒女們都穿著母服,向母親獻上最深的哀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母服這個成語:
1. 將“母”字和“服”字分別與母親和孝服聯系起來,形成聯想,以幫助記憶。
2. 將母服這個成語與孝敬父母的觀念聯系起來,加深對其含義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觀念,了解其他與孝敬父母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孝順”、“孝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去世后,我穿上了母服,每天都對著她的照片默默禱告。
2. 初中生:我爸爸去世后,我和姐姐都穿上了母服,為了表達對他的思念和懷念。
3. 高中生:我一直尊敬我的母親,即使她去世了,我也會穿上母服,永遠懷念她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