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州
成語(Idiom):延州
發音(Pronunciation):yán zh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遷延不決、拖延不決的狀態或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延州是中國古代一個地名,位于今天的陜西省延安市境內。成語“延州”源自唐代詩人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少一人”指的就是杜甫的朋友李白,他曾被貶到延州。這個成語的意義衍生出“拖延不決”的含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行動遲緩、拖延不決、猶豫不決的情況。常用于形容工作、學習、決策等方面的拖延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唐代詩人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的描寫。杜甫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在異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并以“少一人”來形容自己的朋友李白被貶到延州的遭遇。后來,人們將“延州”這個地名引申為拖延不決的狀態或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在延州,遲遲不肯回來。
2. 這個項目的進展一直很慢,總是延州拖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延州”與拖延不決的情況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延州是一個遠離家鄉的地方,人們因為各種原因而遲遲不肯回來,就像是在拖延不決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和了解更多與拖延相關的成語,如“拖泥帶水”、“拖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拖延做作業,像個延州一樣。
2. 初中生:他的決策一向延州,導致很多事情都拖拖拉拉。
3. 高中生:考試前的復習計劃總是延州,結果總是臨時抱佛腳。
4. 大學生:他的畢業論文一直沒有完成,真是個延州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