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病染膏肓
發音(Pronunciation):bìng rǎn gāo h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疾病嚴重,無法治愈或病情惡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病染膏肓是指疾病侵襲到內臟深處,無法治愈或病情惡化。膏肓是指人的內臟,也可以理解為身體的核心部位。病染膏肓用來形容疾病嚴重、無法根治或病情惡化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疾病嚴重、無法治愈或病情惡化的情況。比如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病情非常嚴重,無法治愈,或者某種疾病的惡化程度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病染膏肓這個成語出自《后漢書·楊震傳》,原文是“病染膏肓,乃為《詩》《書》”。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文學家,他因為得了重病,病情嚴重,無法治愈,于是以自己的病情來形容《詩經》和《尚書》的內容,表達了他對這些古代文獻的深刻理解和敬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病染膏肓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病”表示疾病,“染”表示感染,“膏肓”表示內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病情已經病染膏肓,醫生也無法挽回了。
2. 這種疾病是無法根治的,一旦染上就會病染膏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想象一個人的內臟被染上了病菌,疾病蔓延到了核心部位,無法治愈,形成了病染膏肓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疾病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病入膏肓”、“病重如山”等,加深對疾病嚴重程度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病情已經病染膏肓,需要盡快就醫。
2. 初中生:這種疾病非常嚴重,一旦染上就會病染膏肓,所以要注意預防。
3. 高中生:他的病情已經病染膏肓,醫生也無法治愈了,只能盡量緩解病痛。
4. 大學生:這種疾病不容忽視,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病染膏肓,給生活帶來極大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