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楊
成語(Idiom):荊楊
發音(Pronunciation):jīng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像荊木和楊木一樣堅貞不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荊木和楊木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常用來比喻人的品德的植物。荊木是指荊條,象征堅強剛直;楊木是指楊樹,象征高潔正直。荊楊合并成成語“荊楊”,意思是指人的品德高尚,堅貞不屈,永不屈服于困難和誘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持正義和真理。可以用來表揚有勇氣、有毅力、有正義感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勸學》中有一篇文章叫做《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講述了戰國時期,荊軻為了國家安危,不顧個人安危,刺殺秦王。在荊軻行刺秦王的過程中,他表現出了極高的品德和堅定的信念,被人們稱為“荊楊之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荊楊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由兩個植物的名字組成,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真是個荊楊之士。
2. 在困難面前,他表現出了荊楊的堅定不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荊木和楊木的特點來記憶這個成語。荊木和楊木都是堅強的植物,所以荊楊成語表示一個人的品德堅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荊楊相關的故事和典故,可以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品德的重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荊楊之士,勇敢地保護了同學們。
2. 初中生:荊楊之士不屈不撓,為了正義勇敢地站出來。
3. 高中生:他的堅定信念和高尚品德使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荊楊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