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梃
成語(Idiom):執梃
發音(Pronunciation):zhí t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執梃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言行嚴厲、態度堅決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執梃一詞源于古代官員佩戴的一種官服配飾,梃指的是一種類似扁擔的物件。執梃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像執持梃杖那樣,言行嚴厲、態度堅決,毫不妥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執梃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堅決果斷,不畏艱難困苦,不怕強權壓迫,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執梃一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竇武傳》中的記載。據說竇武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領,他在一次戰斗中表現出了非常堅決和果斷的決策能力,因此被稱為“執梃竇武”,后來執梃就成為形容他的特點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執梃的成語結構是“動詞+名詞”,其中動詞為“執”,名詞為“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執梃如一,堅持自己的原則。
2. 這位教授執梃嚴謹,對學術研究要求極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手持梃杖,嚴厲地執著地堅持自己的立場和原則,這樣就能記住執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執梃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執筆成章”、“執法如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執梃地訓斥了不守紀律的同學。
2. 初中生:在班級競選中,他執梃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計劃。
3. 高中生:面對挑戰,他執梃堅持自己的夢想,不畏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