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慕
基本解釋
猶言他求;別有喜好。《宋書·隱逸傳·雷次宗》:“于時師友淵源,務訓弘道,外慕等夷,內懷悱發。” 唐 韓愈 《送高閑上人序》:“ 堯 、 舜 、 禹 、 湯 治天下, 養叔 治射, 庖丁 治牛, 師曠 治音聲, 扁鵲 治病, 僚 之於丸, 秋 之於弈, 伯倫 之於酒,樂之終身不厭,奚暇外慕?”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若除去了比較分兩的心,各人儘著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純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箇箇圓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無不具足。”
成語(Idiom):外慕
發音(Pronunciation):wài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外國或外地的事物產生向往、崇拜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外慕”由“外”和“慕”兩個字組成。其中,“外”表示外國或外地,“慕”表示向往、崇拜。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對外國或外地事物的向往和崇拜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外國文化、風俗、藝術等產生濃厚興趣和向往的情感。也可以用來形容對外國人或外地人的崇拜和仰慕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有一則故事。當時,齊國的國君僖公非常仰慕周朝的文化和禮制,特別是尊重周朝的禮儀制度。他對自己國家的禮儀制度不滿意,就派遣使者到周朝學習。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外慕”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法國的文化非常外慕,特意學習了法語和法國的藝術。
2. 她外慕美國的自由和民主,夢想能夠去那里生活和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國境線上,向著外國伸出雙手,表示對外國的向往和崇拜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有關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文化、歷史、風俗等知識,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外慕日本的動畫片,每天都在學習日語。
2. 初中生:他非常外慕英國的足球文化,每天都看英超比賽。
3. 高中生:她對法國的時尚文化非常外慕,夢想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
4. 大學生:我外慕德國的汽車制造技術,將來想去德國學習。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你全面學習和理解成語“外慕”。